时间:2023/2/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儿童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9079467.html

有多万粉丝的旅游博主徐云最近骑行到东北某个城市,受到当地粉丝的热情招待,结果有网友骂道:“不要脸。”

最近有多万粉丝的旅游博主徐云骑行到黑龙江省北安市,在这里他遇到几个特别热情的东北粉丝。这些粉丝不仅给徐云买了自行车内胎,还请他吃了顿大餐。

不仅如此,她们还带着徐云参观了当地博物馆,等徐云快要走的时候,粉丝们还送他一些包的饺子,肉啥的。

本来挺好的事情,结果又有网友看到视频的时候骂道:“不要脸,耽误人家徐云的行程。”

而等徐云骑行到离黑河市五大连池还有26公里的地方时,又被来自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的粉丝拦住了,他们想见徐云一面。这时候又有看视频的网友批评道:“我讨厌这些没有边界感的人。”

不过大部分看视频的粉丝都在反驳这些骂人的网友说:“人家徐云都没烦,你们烦啥。”

这是难得一次徐云的粉丝跟骂人的网友互相反驳意见,其实之前也我遇到过不少次喜欢徐云的人和抹黑徐云的人在网上互相争论的情况。

因为这我想到当前的互联网环境,很多人因为一件小事争来争去,争到激烈处,有人直接开骂,各种问候对方家人。特别是在粉丝圈,这种现象更常见。

为何现代很多人一言不合就在网上开始各种攻击别人呢,是当今互联网环境变恶劣了吗?

其实互联网环境变差只是表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人类进化出来的心理机制。

我们在生活中怎么识别一个陌生人呢,就是身份认同。我们去见一个陌生人,他只要有某些特征,例如穿着,食物偏好,祖籍,乃至喜欢的明星与我们相同,我们就会认为对方是一个集体的一员。

比如我们去见一陌生人,他也喜欢徐云,也希望徐云骑行一切顺利,那我们会把对方认为是徐云的粉丝,我们是在一个集体里。

这种可塑性的身份认同是我们所有社会规则和制度能成功的核心。在识别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催产素的这种激素。

曾经有研究人员给受试者吸入催产素,受试者的共情能力就会变得很强,能更准确识别他人的情绪,也更倾向于合作,更慷慨地捐赠东西。因为这种激素可以抑制人大脑中的恐惧和厌恶反应。我们减少威胁感后,才能更信任陌生人。

而当有人威胁到我们群体中的一员,让我们感到愤怒的同样是催产素,这会让我们攻击性拉满,会直接攻击对方。正是这种机制,我们会变得十分偏爱自己群体的成员,对对立群体的陌生人则非常排外。

而怎么判断对立群体呢?我们会依赖一些十分武断的差异。比如同样喜欢徐云的人和抹黑徐云的人,我们就以是否喜欢徐云作为判断标准。

而我们的攻击方式只是网上争来争去,口嗨一下,这也没啥。但是我们非常容易把对立群体“非人化”,我们上边提到过,我们人类有一项心理理论,能促使我们合作和交流。

在面对对立群体时,在催产素的调解下,我们的心理理论会变得十分不活跃,会很难感知到对立群体的恐惧痛苦的表情和情绪。比如像战乱中成长的孩子,对自己人很好,对敌人就很残忍,他们很难感知敌人的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越是对某个群体感到威胁,越是提升某个群体的非人化程度。因为把敌人非人化了,我们就不会有什么道德负担,攻击起敌对团体也不会有什么感觉。

这也是为何某些粉圈大战时,有些粉丝网暴对家粉丝,而不会有任何负罪感的原因。

那怎样减少群体之间的对立情况呢?就是彼此多接触,多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

就像我自己,之前看很多人吐槽王一博,说他面瘫,演技烂,学历还低。因为这些吐槽,我对王一博观感不是太好,而王一博的一些粉丝又到处控评,我连带着对他粉丝观感也不太好。

但是我身边一位认识的女性朋友就是王一博的粉丝,经过她的介绍,我才了解到其实王一博最少跳舞能力还行,工作上还算挺努力的。通过跟朋友的接触,我能感觉到最少一部分王一博的粉丝人还是挺不错的。而不是以前那样完全否定对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udalianchizx.com/wdlcsjj/133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