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國際馬拉松吸引三萬名跑者參加,現場一派嘉年華的歡樂氣氛。(搜狐網) 隨著大陸長跑人口持續增加,舉辦城市國際馬拉松賽,是近年來大陸各省市行銷城市與推廣旅遊的重要方式,廿六日舉行的哈爾濱馬拉松,甚至已吸引到台灣跑者參加。然早年組織能力不佳的「硬傷」,現則轉變為跑者素質有待提升的「軟傷」。 廿六日上午六點多,哈爾濱市的防洪紀念塔起跑點周邊,已聚集近三萬名參加「二○一七哈爾濱國際馬拉松(簡稱:哈馬)」的選手;現場可看到黑龍江省與哈爾濱市事業機構、企業與民間長跑等團體的旗幟與橫幅,鑼鼓喧天、一派嘉年華的歡樂氣氛。 今年是「哈馬」第二屆,作為城市宣傳的重要名片,哈馬賽事主推松花江兩岸風光,途經長達四公里的陽明灘大橋、金河灣濕地、哈爾濱大劇院與太陽島;當然,上述風光是留給半馬與全馬的選手欣賞,因為有一萬八千名選手是跑五公里的「迷你馬」。 大陸各城市這股馬拉松熱,目的是宣傳城市並帶來旅遊收入,但早些年因經驗不足,諸如廁所、飲水、濕海綿等後勤補給不給力,常遭選手詬病;不過,今年的「哈馬」倒是頗獲選手青睞,甚至給予「小東京(馬拉松)」的美譽。 首次參加哈爾濱馬拉松的全馬台灣跑者湯文昇指出,哈馬的天氣很涼爽舒服,拿海綿擦身體降溫,不到十分鐘就乾了,不像台灣太潮濕;且飲用水等後勤補給設施完備,食物還有紅腸、格瓦斯(飲料)與窩窩頭等哈爾濱特色食品,更重要的是全程「封路」。 事實上,「哈馬」僅是黑龍江省主推的馬拉松之一。去年該省舉辦三場馬拉松,因成效好、今年擴大成九場,賽事有:五大連池火山、伊春國際森林、同江中俄跨境1+1、齊齊哈爾扎龍丹頂鶴,甚至還有極北點漠河、極東點撫遠的極地冰雪等特色馬拉松。 一個省能一年辦九場賽事,背後是大陸喜愛長跑的人口逐年持續成長。以去年為例,經中國田協註冊的賽事,有超過兩百八十萬人參賽,總報名人數則超過千萬人;黑龍江省體育局局長楊濤表示,去年在哈爾濱、大慶和伊春舉辦的三場馬拉松,參賽人數近九萬,帶動參與人數達十七萬人,拉動消費三點五億元人民幣。 不過,隨著各主辦方後勤能力提升,選手的軟實力也待提升。首次參賽的半馬台灣跑者薛明妍指出,很多參賽選手喝完水後、紙杯亂扔,甚至連香蕉皮也丟在賽道上,「若滑倒怎麼辦?後勤補給都很棒,就是參賽選手的運動禮儀還要再提升!」 ▼ 城市馬拉松大陸火熱 馬拉松賽事近幾年在大陸,已成為推展城市觀光與打造形象的重要活動,單是去年在大陸田徑協會註冊舉辦的馬拉松比賽,就高達三百廿八場、參賽人數超過兩百八十萬人。但馬拉松活動雖多,也因主辦方經驗不足而出現許多怪現象。 城市欲打響馬拉松名聲,常會找高水準的外國選手參賽,大陸即有一個段子揶揄說,「若想打破外籍選手對獎金與獎牌的壟斷,唯一辦法就是讓他們迷路」;未料,在去年的南京馬拉松賽上,這個笑話成真實現了! 由於賽道沿途的「轉彎標示」不清楚,讓第一集團軍的老外選手們全「誤入」半馬賽道,導致出現在終點站的跑者,竟無熟悉的黑皮膚非洲跑者;這也讓大陸馬拉松教練忍不住消遣主辦方稱,「估計都跑到玄武湖裡了」。 哈利波特電影有「消失的密室」,大陸則有「消失的馬拉松」。去年在河南漯河舉辦的馬拉松大賽,參賽者交錢報名,到現場後發現「空無一人」,且無人出面解釋;河北秦皇島馬拉松賽起跑點的拱門,赫然寫著「秦島皇」三字,讓人誤以為是否跑錯場子。 此外,還有證書錯誤的案例。去年江西南昌馬拉松成績單的「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長」英文拼音署名,被眼尖跑者發現是「吉林市長」的英文名字;二○○五年的北京馬拉松,一路領先的男子冠軍緊跟著電視轉播車跑,結果車子因路太小改道,導致這位老外「少跑」八百公尺。 完賽大禮包也會出包。去年的廣東清遠馬拉松全馬終點的完賽包,裡頭的紫薯口味蛋黃派竟然是「肥皂」,賽道周圍草皮都被選手丟棄、留著牙齒印的肥皂;且該賽事也寫下一萬兩千人次接受治療,廿人暈倒、五人病危的紀錄,被稱為「最受傷」的一場馬拉松。 赞赏 长按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中科白癜风新春喜相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