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省博馆藏·国家宝藏

随着《国家宝藏》文艺栏目的热映,国内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活动的热潮。波江文化工作组特为青少年筹划了湖北省博物馆青铜器铭文学习活动,学习古代字体、历史变更。并且首创通过导图的形式制作遗址及器物、行政地理、编年的思维导图课程。期望我们的课程能够成为省内青少年打开历史认识的大门,同时通过隽美的文字和器物图案培养青少年的美学素养。

这个六月,我们一起领略荆楚吴越大地的文化,感受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和那段动人的故事。

1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墓内出土的余件随葬品和9件(套)珍贵文物,令人瞩目,举世震动,特别是65件总重量2.5吨的青铜编钟,完好无损,音色纯正优美,仍能演奏古今中外多种乐曲。本期活动组将详尽描写了曾侯乙墓发现、勘察、发掘的全过程,对古代的丧葬制度、盗洞的形成年代、盗墓贼进入洞后的奇特遭遇、历史上的曾国与楚国的关系以及曾国灭亡的大体时间和历史事件作了尽可能的追寻探索。

“唯王正月吉日甲午,曾侯乙曰:伯适上通,左右文武;挞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庀淮夷,临有江夏。”

曾侯乙编钟上的多字的铭文清楚表明曾、随是同一个国家,破解了困扰史学界36年的‘曾随之谜’。

2勾践剑与夫差矛

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国的墓葬中,出土了多件器物,其中就有这柄铜剑。在场考古工作者回忆,一名开采队员拿剑时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此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克,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堪称我国国宝。

吴王夫差青铜矛是一种春秋后期的刺击兵器。

器身与剑身相似而稍短,中线起脊,脊上有血槽,两面血槽后端各铸一兽首。骹中空,骹口扁园。通体满是菱形几何暗纹。基部有错金铭文两行八字,记器为吴王夫差自做。冶铸精良,花纹优雅,保存完好可与越王勾践剑媲美。年湖北江陵马山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吴王夫差青铜矛(局部图)吴王夫差青铜矛(局部图)这件兵器为青铜铸造,其状如矛,长二十九点五厘米,两面脊部均有凹槽,凹槽基部有铺首装饰,铺首有孔可系绦,銎部中空,器身遍饰精美的几何形花纹,上篆错金铭文八字:“吴王夫差自乍(作)甬(用)矛”。

铭文最末一字未见著录,经北京、广州和武汉有关专家辨识,看法不一,但他们考证的不同形音的字,都是古代矛属兵器。

矛身中脊呈三棱形,满饰菱形花纹。正面近骹处有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矛”。骹的横断面椭圆形,平视骹口呈凹字形,正背两面各有一刻纹精细的兽纹鼻。矛刃锋利,并将脊部铸出血槽,以提高杀伤力。花纹风格与越王勾践剑类似。其铸造工艺之精,可与勾践剑媲美,为同类兵器所少见,亦属不可多得的珍品。而且,吴王夫差剑过去在我国湖北、河南、山东均有出土,然吴王夫差矛则是首次发现。

这支矛是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江陵县马山五号墓中发现的。此墓属中小型土坑墓,棺椁腐朽无存,距出土越王勾践剑址二公里,距“丝绸宝库”出土处一百余米,从墓葬形制、葬俗特点分析,应属战国时期楚墓。

3历史导图

随国/曾国西周分封镇守中原南疆、抵御楚蛮

编钟礼乐、铜矿、青铜器

楚国南方强国、尊王攘夷、齐晋抵楚、问鼎中原、东并吴越

西周分封制度、南方诸国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编年

吴国、越国西周分封东南诸侯国

兵器越王剑、吴王矛

楚、吴、越争霸南方

金文历程起于殷商、终于秦汉

鸟虫纹俗称鸟篆,多见于兵器

4篆体字5活动过程

1.8:30省博物馆集合,分发课件

2.9:00通过历史编年图,学习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历史

大篆、小篆、金文、虫鸟文等古体字用法学习

3.10:00书写编钟、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的铭文

4.10:30画出周代分封列国图

5.11:00通过器物、遗址绘制历史、地理、编年的思维导图

6.11:45结束课程

选读书目联络人

熊老师(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得好
什么原因导致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udalianchizx.com/wdlcsly/22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