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 春秋战国至秦,篆刻印章称为玺或鉨,玺为在玉上刻制,鉨是金属上刻制的。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 帝王用印称玺或寳 官印称印 将军用印称章 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 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 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 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国篆刻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活动说明随着说文解史活动,旨在培养社区青少年动手能力、文化修为和艺术素质培养,特于本周末上午于南湖开展篆刻知识和技法操作活动,期待这个儿童节后开展亲子活动,能够加强亲子关系。 活动组特准备篆刻课程,一同欣赏篆刻大师——陈巨来篆刻作品,同时活动组为同学们讲解篆刻的发展和风格,活动过程中辅助同学们完成一件作品,每位家庭可以获得3块以上原石进行篆刻作业,作品自行保存。 活动过程1.学习篆刻艺术风格,选定刻字 学习篆刻巨匠——陈巨来篆刻风格 白文、朱文、汉印、元朱文(铁线文)等知识学习 2.字体选择、篆刻刀的使用讲解、印石表面处理 使用在线软件生成所刻字体,参考修饰图案 分发篆刻刀,并学习刻刀使用 分发磨石、砂纸,尝试对印章刻字面进行打磨 3.设计印稿及印稿上石 尝试不同的纸的印染效果, 字体设计和书写 字墨上石 4.印信成型 刻字 印泥盖印 报名须知8岁以上儿童家庭,有一定美术基础 活动组提供刻石、刀具、刻床、底稿纸、笔等 每名参与者将获得2块篆刻石材 请参与活动家长为子女备好防篆刻刀割伤、刮伤等防护手套,备好创口贴 活动报名视作参加,不作退还 活动费用体验价:¥/儿童双亲价:¥90/人 5日前报名,优惠¥30/人 6日前亲子报名,赠送永字牌篆刻刀一把 7日前双亲子报名,配送治印类书籍一本(不可选) 报名方式熊老师(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