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陈为民图文编辑∶面条 昨天(8月25日)下午,桐乡市文化发展大会暨省文明市创建动员大会在市科技会展中心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总结过去我市发展中取得的成就,表彰在文化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重点部署下一阶段我市文化发展及省文明市创建的主要工作,以推进桐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塑造城市文明品牌,更进一步、更快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升桐乡综合竞争力。市委书记盛勇军在会上强调,全市上下要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以历史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感,大抓文化、抓大文化,全面推进“人文名城、风雅桐乡”建设,努力开创桐乡文化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基地、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人文名城、网络智慧强市”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丰润的文化滋养。 ◆会上,来自濮院创意广场、崇福镇、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桐乡市书法家协会等4家单位和青桐印社名誉社长袁道厚分别就文化创意助推传统产业发展、公共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艺术社团建设进行发言,介绍宝贵经验。 ◆大会隆重表彰了一批先进 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等12支优秀团队和叶瑜荪等12位优秀人物分别被评为“桐乡市文化发展突出贡献团队”和“桐乡市文化发展突出贡献人物”。朱其坤等10名“桐乡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受到表彰。《逃难记——章桂和丰子恺的风雨人生》(纪实文学,张振刚)等3部作品获得桐乡市第七届文学艺术金凤凰奖,《50度》(诗集,陈伟宏)等13部作品获得桐乡市第七届文学艺术金凤凰奖提名奖。 图/陈为民图文编辑∶面条 桐乡市文化发展大会暨省文明市创建动员大会经验分享 青桐印社名誉社长袁道厚 各位领导,各位文艺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桐乡是个好地方,不仅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而且人文底蕴深厚。今天召开的文化发展大会更是桐乡史无前例的举措。作为桐乡文艺战线的一个老人,我是深感自豪的。 我从十六岁考到卫生系统,拿过手术刀,但是我拿篆刻刀的时间还要早得多。后来调到桐乡君匋艺术院,一直从事书画篆刻的创作与研究。说到桐乡篆刻有今天的繁荣,我们不能忘记钱君匋先生,我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说过这个话。年钱先生决定把毕生收藏捐献家乡,桐乡的领导在文化上向来有远见卓识,为之建造君匋艺术院。院藏的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三家印共计四百多方,不仅提升了桐乡人对于篆刻的认知,同时也使桐乡成为了印学界的朝圣之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和很多同仁也做了一些事情,比如我办了《篆刻报》,包括以故的马雪野先生在内的很多同道出了不少力。如今我出去参加各地的活动,总会有人来打招呼“你就是袁道厚老师?我可是读着您的篆刻报成长的!”听到这个话,看到当年的读者已然大名家了,我是感到欣慰的。年,我们发起成立了青桐印社,策划组织多次全国性篆刻大赛,这在县级市当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如果说我最引以为豪的,那应该是看到许多学生的不断进步。我是在郑彬、谭建丞、陆维钊、叶一苇、钱大礼等先生的无私指导下成长的,老先生们对艺术的态度和对晚辈的关爱深深地影响着我。同时我也明白,一个地方乃至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摒弃“徒弟出山——师傅讨饭”的旧思想。所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许多青年人从桐乡各地,甚至嘉兴、杭州骑着自行车来找我学篆刻时,我是非常感动并倾囊相授,同时主张他们转益多师的。现在看到许多学生们逐级而上,有二十多人加入了中国书协,三人成了西泠印社社员,他们为桐乡篆刻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这是令人欣喜的景象。 现在我已是古稀之年,也没有停下来,这几年又分别在浙江嘉善、临安、黑龙江五大连池等地创办“西泠名家袁道人家创作基地”;年和年又连续在君匋艺术院开办了三期“西泠名家——袁道厚篆刻讲习班”,学生们都来做助教,我们希望为宣传弘扬桐乡的篆刻艺术作出新的贡献。 年,桐乡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篆刻之乡”的荣誉称号,这是目前全省文化史上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市。这个荣誉的取得,是桐乡几代印人努力的结果。 今天我们济济一堂,各个艺术门类其实都一样,取得的成绩背后都有许多人的付出,当然还有文化局、文联的正确领导,市领导的关心支持。这次大会评了“桐乡市文化发展突出贡献奖”,这是对文艺工作者的鼓励。我常常问自己“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我不做“强饭廉颇”,但是为桐乡篆刻的发展,我一直在路上。 谢谢大家! 袁道厚 西泠印社社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 中国人民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九三学社浙江文澜书画院副院长 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会员 袁道厚先生年生于浙江德清,长于桐乡,祖籍湖南澧县。别署戴百宜、厚道人,室名闻梅楼等。自幼喜涂鸦刻石,曾得乡贤郑彬先生法蒙,复受教于陆维钊、叶一苇等师,后师承江南宿儒谭建丞先生,专攻诗、书、画、印而有所得。篆刻刀笔相彰而弥真趣,书法以行篆见长,独出机玄。作画常以插花、蔬果为题,“静中写动、含露折枝,嘤嘤飞舞,画出神气”,有“厚、灵、情”三味。偶作题画印款诗“随心出乎,自觉师心,消化古典而一承自然”,颇有文人画意韵。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九三学社浙江省委文澜书画院副院长、浙江中国画家协会会员、青桐印社名誉社长、浙江花鸟画协会嘉兴工作组副组长等。 袁道厚先生人如其名,散发出中国传统文人的谦逊、仁厚、好学、尚德的君子风范。不但自己勤奋善学,见贤思齐,又乐于分享创作心得,传道解惑,广布德艺于乡梓后学。早在年,他创办了全国第一份专业篆刻刊物《篆刻报》,并成为大江南北篆刻家们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影响深远。年7月,袁道厚先生又发起成立了桐乡青桐印社。印社结集并培养了一大批有志于书法篆刻的艺术人才,并频频斩获全国性赛事的大奖,从此,桐乡书法篆刻声名远扬。年,桐乡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篆刻之乡”的荣誉称号,这是与袁道厚先生及其同仁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作为桐乡文艺界的前辈,袁道厚先生的篆刻书画创作十分繁忙,但他却仍把更多的宝贵时间用在传道授惑和文化传播上,广收学生,传艺于人。目前有弟子门生百余人,散布于国内外,且因材施教,各有成就。这些门生中,仅加入中国书协会员就有二十余人,更有西泠印社社员四人。 在传教授学生的同时,袁道厚还广结印缘,走出桐乡、走出国门,与国内外艺术同行进行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年以来,先后应邀赴台湾、日本、韩国、泰国等地区和国家作书画篆刻艺术交流。年来,又率学生同仁去平湖、海宁、嘉兴、德清、海盐、杭州、湖南澧县等地进行书画金石展览交流,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影响深远。近年,袁道厚先生又在浙江嘉善、临安,黑龙江五大连池等地创办了“西泠名家袁道人家创作基地”,为宣传桐乡的书法篆刻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先生还十分重视书法篆刻和印学理论的研究,陆续出版了《袁道厚书画篆刻选》、《道厚篆刻》、《厚道人吟草》、《袁道厚诗书画印选》、《篆刻艺术》、《桐乡文脉》等著作,对促进书法篆刻艺术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袁先生提携后辈、惠泽印坛,德艺双馨、德高望重。他的厚道人生,再一次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和其博大精深的内含。 书画印(部分)作品欣赏▼ 图文编辑:面条 桐乡文化底蕴深厚,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等交相辉映,石门罗家角遗址距今已有多年,新地里良渚文化遗址是目前已知的全国良渚文化时期最大部族墓葬群;桐乡文化名人辈出,赵汝愚、张履祥、吕留良、茅盾、丰子恺、金仲华、钱君匋、徐肖冰等文化名人在这里诞生。 风雅桐乡·水墨乌镇 更多图文资讯,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大型白癜风公益
|